

Click "Purchase"


Receive report in email
1. 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
改革开放四十年来,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,国力显著增强,人民生活不断改善。1979–2017 年,我国实际 GDP 平均增速达9.5%,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,并领跑全球新兴经济体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2017 年,中国 GDP 占全球比重已达 15%, 比 1978 年提高 13.2 个百分点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,40 年间,我国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人口城镇化率由 1978 年的 17.9%上升至 2017 年 的 58.5%。与此同时,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,消费支出大幅提高,2017 年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74 元,人均消费支出 18322元,扣除物价因素,两者较 1978 年分别增长 23 倍和 18 倍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,我国居民已经逐渐脱离生存型消费,更加注重发展和享受,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提高。受益于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深入,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。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。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按照“三口之家年收入 10–50 万元”的标准,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、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,其规模在 2017 年已经超过 4 亿人,约 1.4 亿个家庭,2018 年还将进一步增加。其他机构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则有所不同。世界银行报告以家庭年收入14600–146000美元为标准,估算中国中产群体约 3 亿人(2017年)。瑞信研究院发布的《全球财富报告》中提到,如果以个人财富 1–10 万美元作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判断标准,2017 年中国此群体规模达 3.67 亿人,占全国成年人口的 34%。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(CHFS)则认为据此标准(个人财富 1–10 万美元),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超过 40%。严格意义上,界定中等收入群体还应将不同地域的生活成本差距考虑在内,以“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 30 万元以上、其他城市年收入 20 万元以上”做区分,胡润研究院估算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一亿人以上。尽管中等收入群体的统计标准有所差别,但毋庸置疑的是,我国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已基本形成,十九大报告中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”的部署正在稳步推进。